你了解自己的理财性格吗
比起挣钱的态度,理财的态度更接近每个人对人生的真实理解。仔细分析人们对理财的态度,可以看出每个人的“理财性格”。
恋储蓄型
代表人物:李舒瑶,24岁,秘书
*大开支去向:食品与短途旅行
理财名言:光开源不节流,惶惶不安的感觉会一直跟着你。
自述:工作两年我已有了8万多元的存款,其实我薪水并不高,每月平均3000元。我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女孩子,母亲精打细算养大了我。我妈妈的一句名言是:精打细算的女孩子才会成为小富婆,并主宰自己的生活。
虽然积攒下不少钱,代价也是有的。比如,我已经有一年多没去外面吃过饭了,平时都是从农贸市场买菜回家做。我一星期只去一次超市,尽量避免临时到小店买贵的菜。我一年只买两次衣服,一次在8月,一次在2月,正值换季,很多牌子的衣服打两三折,800元的东西200元就可以搞定。在私企做事的人,都担心企业裁员或者破产,生存危机随时会掉到你头上。此时,储蓄就是一个心理稳定器。
性格要点:“缺乏安全感”是李舒瑶的典型心理特征,她感到生活中时刻会有变故发生,所以要攒钱,且不能随便投资,因为投资也是有风险的。勤俭节约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适应社会的,算得上美德,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,这种习惯却显得有些落后……
忠告:钱是赚出来的,不是省出来的。必要的储蓄应该有,但一味省钱会让你体验不到赚钱的快乐。趁着年轻,有意识地在“自我充电”方面有一些支出,投资自己。
零储蓄型
代表人物:许文娟,28岁,时尚杂志编辑
*大开支去向:衣着与美食
理财名言:以*快的速度花钱,才有可能以*快的速度挣钱,才可能在有限的几十年中过双倍丰富的生活,不枉此生。
自述:两年前,我所供职的这份杂志法文版的女主编爱玛给我上过一课。她说:“娟,你为什么要存钱呢?在法国,只有临近退休的女士才把收入的1/4存起来,那个时候,她的身材、体力都已经在走下坡路,安全感降低,才需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打算。你还很年轻,为什么要抱怨自己存不下钱来?为什么不用这些被你送到银行里的钱去周游世界?”
那天,爱玛给我的*后忠告是:“娟,去买一条新裙子吧。每个月都买新衣服是有点儿奢侈,可是没办法,这是我们这个行当的职业需求。”我听得出,这是巧妙而含蓄的批评。
身处时尚圈,如果你不恶狠狠地花钱,你根本无法对一线潮流有细腻的感应和准确的判断,你就没法想出一鸣惊人的选题。这个圈子的淘汰率特别高,圈中人由此锤炼出既精明又势利的眼光,在那些持请柬入场的晚间应酬中,她们扫上一眼,就可以看出你的衣装是一线大牌还是二线小牌,是真货还是假货。初入行时,在社交场合和时装发布会上,我都是挨“瞄”的对象。在这个高傲而势利的行业,你的穿着档次就是通行证。
性格要点:钱对许文娟意味着尊严。对她来说,用钱买来高档的衣服和美食,打造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,才可能获得同行的尊重,工作才可能做好。长此以往,许文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,而越不自信,她越会拼命花钱,用钱买到别人的尊重,从而获得了虚假的自尊。
忠告:买一份养老 保险 。不能把钱都用到装扮上,可以学习投资,人们尊重名牌,更尊重才智。
负储蓄型
代表人物:杨鉴生,30岁,公务员
*大开支去向:住房与汽车
理财名言:通过贷款先过“好日子”。
自述:官场的那一套“升迁法则”我都懂,可是懒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,所以早在2004年,我就断了要在仕途上出人头地的念头。我家在2004年办了10年按揭,买了180平方米的公寓,同样地段的房价现在涨了一倍。2008年,我们又按揭买了*新款的别克君威。至此,我家的“生活待遇”已经不错了。我通过银行贷款先过上了“好日子”,心态上就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。至于还贷的压力,我和老婆一起面对,目前,待还贷款还剩下不到40万。
性格要点:杨鉴生是少数把钱看成“钱”的人。对他来说,钱是达到目的的手段,而不是目的本身。他的理财观念是,一个人只有享受到了钱带来的乐趣,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赚钱。这是比较健康的理财心理。
忠告:要注意的是,这种理财模式容易受到失业的冲击,所以只适用于夫妻双方工作较稳定的家庭。
增值型
代表人物:虞小平,28岁,全职太太
*大开支去向:购房及装潢
理财名言:储蓄的风险不一定比投资物业小,收益却一直在物业之下。
自述:当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3%以下,我就决定不再往银行送钱,而是要借银行的钱来赚钱了。2007年底,我终于找到了“生财点子”。我在银行办了二手房贷款,买下一套二手房,花一万块钱简单装潢后,租给外地大学生、生意人或者SOH0族,收了房租去还银行每月的“连本带息”,10年后还完贷款,房子就归我了,再出租就是净收益。只要房子的地点选得好,房租是有*的。
我已经做了3套这样的出租房,连建材城的老板都跟我熟络了。做一名“小业主”,经验非常重要,几次装修下来,同样是用一两万块钱,装修的效果会越来越好。
性格要点:虞小平属于比较理智的理财者,她和杨鉴生一样,并不为金钱着迷,而把金钱当作一种追求幸福的手段。
忠告:可以在储蓄、保险、债券和 基金 上各放一部分钱,“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分散风险总没有错。